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财家人

标题: 【专业盘点】湖南本地高校的优势专业 [打印本页]

作者: 喀喀喀2    时间: 2017-4-10 01:53
标题: 【专业盘点】湖南本地高校的优势专业
一本院校
  1.中南大学(985大学)
  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工、理、医、文、法、经、管、哲、教、史、农、艺等12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2个;设有30个二级学院,94个本科招生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7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以“南湘雅”闻名的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附属口腔医院、肿瘤医院和海口医院。
  2.湖南大学(985大学)
  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专业学位授权,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
  3.湖南师范大学(211大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设有24个学院,3个教学部,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发育生物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等6个“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伦理学等9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和哲学等22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理论物理等3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4.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11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的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国防部、教育部双重领导,副大军区级编制。
  5.湘潭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我国最早的文理工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医、经、管、法、艺等10大门类,形成了一批特色比较突出、优势比较明显的学科专业群体。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10个二级学科排全国前10%,25个学科排全国前20%,66个学科排全国前50%;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中国哲学、诉讼法学、政治经济学、比较文学、行政管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等一批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还首创于我校,并走向全国。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9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年来获得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其中国家二类特色专业1个)。
  6.长沙理工大学
  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紧紧依托交通、电力、水利、轻工行业,建成了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体系。现有6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七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土木工程专业被遴选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创新平台3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
  7.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升重本)
  一所历史悠久、门类齐全、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88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8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专业获批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专业获批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专业获批为省级“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具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高校教师硕士工作。
  8.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升重本)
  以农科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被教育部和科技部列为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有20个专业学院、1所独立学院,有71个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等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
  9.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升重本)
  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拥有2个国家特色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2门国家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设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湖南省特色专业。
  10.南华大学(2012年升重本)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具有56年办学历史的综合大学。
  学校有30个国家级特色、国家国防重点、国防紧缺、省级特色专业;有 2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1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实验室,17个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实验室,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0个省级实践教学中心、13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基地,省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有200余个稳定的综合性实习基地,24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1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升重本)
  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学校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中医学专业开设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
  学校形成了国家、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实现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中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

  二本学校
  1.吉首大学
  创办于1958年9月,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大湘西区域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是地处国家西部开发“10+3”范围民族地区的高校,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高校。
  学校拥有文、史、哲、理、工、农、医、经、管、法、教、艺等十二大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专业硕士点1个;有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1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3个。学校还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2.湖南工业大学
  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多科性大学,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学校建立了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建有"绿色包装与生物纳米技术应用"、"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等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与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株洲市霞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建筑墙体节能新材料"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设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3.湖南理工学院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教研室4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4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4个;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8人。
  4.湖南商学院
  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管、法、文、理、工、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40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8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5.湖南文理学院
  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和教改试点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校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54门校级精品课程、6个省级优秀教研室、2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校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2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拥有6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社科基地、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省级学科平台。
  6.衡阳师范学院
  学院现有16个系部、1个独立学院、30多个省、市级科研机构、54个全日制本科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其中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十二·五”专业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2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院学科门类众多,学科特色突出,文、理、工协调发展。

  以下学院筹备向应用技术性大学转型,开展职业教育
  7.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该校设有16个教学系部,有47个本专科专业,专业覆盖了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七大学科门类,其中,本科专业24个。截至2014年, 该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教育学、文学和理学3个优势学科;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成为湖南省青年毛泽东研究基地,湖南省基础教育学科、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德育学科研究基地。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
  8.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10年升本)
  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办学特色鲜明、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省属财经本科院校。现有会计、财务管理2个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一五”重点专业;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三个:财政学、会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市场营销、金融管理与实务、财务管理4个省级特色专业;《财政学》为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市场营销》、《审计学》等10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截止2014年5月学院设置院系有会计系,财政金融系,信息管理系,法学与公共管理系,外语系工程管理系,外语系等六个院系。财务管理(本科)、审计学(本科)(会计(财务会计)(含职高对口)、 会计(会计电算化)(含职高对口)、 国际会计、会计(注册会计师)“会计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9.怀化学院
  专业覆盖经、法、教、文、理、工、农、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1个、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优秀实习教学基地8个;省级基础课教学示范实验室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9个、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专项资金实验室23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学校已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西班牙、乌克兰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实现教师、留学生互派,形成了开放办学的格局。
  10.邵阳学院
  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该校拥有14个系,食品工程、机械工程2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点,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共53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4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技术中心5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7个,各类研究所13个。
  11.长沙医学院(民办)
  学科结构以医学为主,医学、文学、工学、理学各学科协调发展。现已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省级示范实验室”、“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省级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和“省级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学校教师专兼结合、学科齐全、师资雄厚、独具特色。由于实行专家治校,大师执教,学校先后拥有了一批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如学科中的临床医学和护理学,课程中的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内科学、针灸学、护理学基础等,均在同类学校中出类拔萃。
  1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民办)
  学校按照服务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的思路进行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了41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同时按照国际化办学思路积极探索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研室4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2项,省部级科研立项96项。
  13.湖南工程学院
  学校本科教育涵盖工、管、文、理、经、艺等六个学科门类,拥有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等优势专业群,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6个省级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 3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门省级精品课程。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14.湖南城市学院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现有2个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3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5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3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15.湖南科技学院
  一所多科性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学院建有16个教学系部,38个普通本科专业,建有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基地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科研机构14个。其中生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化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被确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化学辅修生物专业被确定为省重点专业。
  16.长沙学院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系(院、部),38个本科专业,基本形成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工学为主体,文学、管理学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拥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0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已形成拥有4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长沙市文化研究基地、8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科研创新公共平台、9个校级创新团队及团队培育对象、20个校级研究所的学科建设格局。
  17.湘南学院
  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系)、2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1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医院,3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医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有教育部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性实验室1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研室6个,所获本科教学与改革质量工程项目数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18.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教研室4个、 省级示范实验室及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6个、稳定的实习教学基地77个, 教育部大学生龙狮培训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2个。
  19.湖南工学院
  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 “ 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 ” 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是湖南省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重点培育和建设的工科院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 70 余个,校内实习工厂 2个,各类实验室 42个,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 11 个,省级实践教学建设项目和科研平台各2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各 3 个,省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 3 个,省级优秀教研室 4 个。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省级精品课程 11 门。
  20.湖南女子学院(2010年升本)
  致力于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高素质女性人才,办学特色明显。学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女性气质的培育。,是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教育(女性教育)学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地,并获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与“企业管理”两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21.长沙师范学院(2010年升本)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现有3个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7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举办的《学前教育研究》杂志,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刊、全国学前教育领域惟一理论核心刊物、CSSCI来源期刊;学报《特立学刊》在全国有特殊影响。

  2014年新增本科主要开展职业教育
  22.湖南医药学院(2014年升本)
  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省级重点专业1个(药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2个(护理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建设项目2个(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基础医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1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5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省级示范实验室2个(人体机能实验中心,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医护技能实训中心),省级优秀教务处1个,省级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1个,省级优秀考点1个,学校教师主编省级优秀教材1本,省级优秀教研室2个,省级优秀教学实习基地4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奉献奖1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4人,省级实践教学管理先进个人2人,省级优秀实验(实训)教师1人,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6项。
  23.湖南信息学院(2014年升本)
  学院以“三化三园”(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平安之园、德育之园、创新之园)建设为引领,立品行、求品质、讲品位、创品牌,建设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技术大学。学院设置电子信息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30个。
  24.湖南交通工程学院(2014年升本)
  学院积极推行“多证融通、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师队伍“三百工程”建设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工电子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省级特色专业3个。
  25.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014年升本)
  学院设有农林工程、机械与电气工程、经济与管理、公共管理、艺术设计、计算机、外国语等七个系和继续教育学院,开办20个专业,有来自26个省、市、区15个民族的学生6913人。学院秉承“修业进德、笃信砺志”的校训,实施“六业”相贯通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被省、市政府定点为“阳光工程”、“再就业工程”培训基地和职业资格等级考证单位。

关注微信784002692阅读:
教博会今日省展览馆开幕 警方带走冒充澳门城市大学招生者
【填志愿参考】湖南高考各批次录取控制线及"1分段"统计表
【专业排名】最受文/理科生青睐的十大专业及其大学排名
【专业解读1】药学、财务管理、小语种、金融
【专业解读2】建筑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通信工程
【专业盘点】湖南本地高校的优势专业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一篇:
↓↓↓↓↓↓↓↓↓↓↓↓↓↓




欢迎光临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财家人 (http://www.bishengji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