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财家人

标题: 【汽院时讯】 汽车学院院长李立斌在线访谈 [打印本页]

作者: za402    时间: 2015-9-21 17:53
标题: 【汽院时讯】 汽车学院院长李立斌在线访谈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立斌访谈
时间: 2014年06月20日 10点00分
嘉宾: 李立斌
内容: 校企合作的意义有哪些?当前校企合作整体情况怎样?6月20日上午10:00-11:00,,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立斌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就“校企合作”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提问,积极参与!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频道。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李立斌院长。他将在访谈中就广大网友关注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各位网友踊跃提问。李老师,您好!能请您先跟大家打个招呼吗? [10:01]
[嘉宾]: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 [10:01]
[主持人]:近十几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您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何意义? [10:02]
[嘉宾]: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这也是给我们职业院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要落实好这个使命,就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准确的定位、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模式,按照“对接产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动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牌。 [10:04]
[嘉宾]:简单的说,我认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义归纳为下面的4个有益。第一,对学校有益:企业提供资金和实训场地设备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企业的真实项目对教学进行了很重要的引导;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师资保障;实现产教研一体。第二,对企业有益:企业可以提前介入人才培养,使得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学校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升;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第三,对学生有益: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可以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管理;通过生产实践培养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自身的历练,对就业起指导作用;而且通过企业的历练,他能够知道父母亲工作的艰辛,可以感恩父母,并为企业创造效益;培养职业素养,养成遵章守纪、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责任感,培养团队精神。第四,对政府有益。因为企业和学校合作中间,对学校的投入可以减轻政府教育经费压力;减少政府安排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 [10:06]
[主持人]:校企合作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整体情况如何? [10:08] [嘉宾]:在目前来讲,国内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形式,应该说有这样3种层次:第一个基本层次主要是人才供需关系,在一定时期,学校给企业提供学生,提供毕业生,提供人才,企业来校招聘员工。第二,中度合作层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享设备、人力资源(学校教师、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可以互聘互用);学校师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交流,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参与教学过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资金、人员支持等。最后一个层次,就是深度的合作层次,也就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层次:在前面两种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全面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可以通过教学董事会等组织体系,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共享学校和企业资源,共同进行产学研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10:08] [主持人]:据我所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依托制造业,立足长沙经开区,服务中小型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定位,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请您谈谈贵校的主要措施和经验、实施情况。 [10:11] [嘉宾]:谢谢主持人对我校的赞誉。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我校是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长沙市城北,东接长沙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承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700余亩,建筑面积33余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近万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制造与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学校以制造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开设了27个全日制专科专业。学校建有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汽车维修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实训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中心、化工实训中心、财经与旅游实训中心6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中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汽车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和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占面积11余万平方米,工位数400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6000余万元。 [10:12] [嘉宾]:下面我简单介绍我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进行探索的思路和一些措施。第一方面,学校围绕“明德崇技,做学合一,精细精品”办学理念,坚持“依托制造业,立足长沙经开区,服务中小型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创新“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办学体制,完善了“前校后厂,工学结合,精细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双方探索并建立了董事会、理事会,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建立了“校中厂”、“厂中校”对接模式。学校引进了中青自动洗车有限公司、湖南凯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捷豹、路虎等7家企业进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200多家校外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培养、就业合作关系,与三一重工、湘潭电机集团、北汽福田、山河智能、中联重科、上海大众、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广汽菲亚特等知名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10:14] [嘉宾]:第二方面,学校对接产业,院系对接企业,学生对接职业。    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产业和社会。学校依托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围绕主体和特色专业,面向企业开发共享建立了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专业和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等2个特色专业。 我认为职业人才培养有三点很重要。第一课程体系建设,第二教学团队建设,第三是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近几年学校联合企业专家成立课程开发团队,对企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和企业专家一起研讨,按照企业任职能力的要求,“解构”和“重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共同研究制定专业建设方案,构建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着重推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等,力求做到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做中教,做中学;在教学效果的考核上,我们着重引入第三方评价,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成果为牵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在技能培养方面:以企业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和最前沿技术为主线,突出动手能力实操实训。在素养培育方面:以机电精神,“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和“素能并重,精细精品”的机电文化为引领,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开发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电子课程与课件,教学案例等。 [10:14] [嘉宾]:课程团队建设:校企深度融合,依托校企合作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我们要培养学生精湛的技能,首先要求我们的老师具有良好的技能,所以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也是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比如说把新引进的专业课教师,任教前必须到紧密合作企业下厂见习锻炼一年,在岗专业课教师五年一个周期到企业顶岗培训半年至一年。从企业聘请专业型技师和技术总监,像我们汽车工程学院现在就有21名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兼职老师在学校授课,这些兼职老师到学校来了以后不仅仅担任教学任务,还要和专业教师一起开展科研攻关,包括实习实训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我们还实行了双导师制,有一名学院的专业老师,还有一个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上理论课以专业老师为主,兼职老师为辅,上实习课的时候以兼职老师为主,专任老师为辅,这样形成了一支独特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学团队。我们积极推进“骨干教师进企业、企业技师进课堂”工程。形成校企互聘互培长效机制,教学安排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和校外兼职教师的需要,对部分班级及专业采取灵活的学制与作息时间。一是“旺工淡学”,企业生产旺季,学生顶岗实训,企业生产的淡季,学生返校学习;二是实施“721”工作时间制度,即早7点上班,晚21点下班,星期六日也组织教学,吸引优秀行业专家到学校上课。三是对部分由企业专家所授的课程,集中排课,方便他们教学。    实习实训:学院大力推行6S管理,很多网友看到过我们学校的一些现场的图片,可以说,我们学院的实践教学的现场管理水平应该说是很接近工厂的生产现场的,教学场景和生产场景相吻合,我们就是真实的在4S的生产现场,让同学一走进实训场地,可以感受企业的氛围。比如,学生进我们汽车实训大楼,应该穿什么样的鞋和工作服都有严格的要求。又比如说在实训当中,学生使用的工具、所有的实训设备都必须按照要求完全做到定制定位管理,所有的实训场地都要保持整齐清洁等。 [10:15] [嘉宾]:第三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和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原则,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比方“订单培养”。先后和多家企业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冠名的订单班有40多个,很多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奇瑞汽车、斌福电子(深圳)公司、广汽菲亚特、北汽福田、三菱电梯、埃尔夫润滑油公司等等在设备、资金、人员等方面对学校进行投入予以支持,打造了三一重工、湘潭电机集团、北汽福田、山河智能、中联重科、上海大众、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广汽菲亚特等知名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师生承接产品加工、共同开发产品、技术革新等,教师即工程师,学生即员工,最终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特别是今年与捷豹路虎汽车签订协议,建立了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和造就应用型技术人才。学校和捷豹路虎双方共同投资建设实训场地设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建设教学团队,共享学校、企业资源,共同进行产学研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第四个方面就是争取政策环境的支持,提高办学水平。在湖南省政府、省机械行办、长沙经开区、长沙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学校2004年进行了校区的整体搬迁,众所周知,我们学校以前在湘西一个小镇,从湘西北小镇津市搬迁长沙,落户长沙星沙经开区,为我校实施校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并且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10:19] [主持人]:咱们都知道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要求,这也为职业院校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高职院校想必在落实好这个使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吧,您觉得在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的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有哪些呢? [10:20] [嘉宾]:这个问题很好,我们确实在校企合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觉得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学校的专业设置偏离产业需求,课程内容偏离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偏离生产过程,人才培养不能满足企业要求,难以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内生动力。第一,政策层面的问题,由于企业和学校在性质、体制、功能和结构上不同,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方面主动性不够。政府应该搭建桥梁、出台政策、保障协调。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我们前面讲到的四个有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是关系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个社会命题,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影响到产品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个人认为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企业也责无旁贷,政府应将其放在更高的国家战略、国家制度层面上去审视和完善。通过职教立法的保证、专项规章的推动、财政经费的支持、优惠政策的倾斜、奖惩政策的调节、协调组织的保障,都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要有激情,企业要有热情,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推动校企合作工作。 [10:22] [主持人]:谢谢,让我们看到贵校在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校企融合职业教育新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思考。那么贵校下一步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上有什么想法计划呢? [10:22] [嘉宾]:下一步我们计划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提高合作层次,主要做法是在继续加强服务中小型企业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上海大众长沙汽车厂、捷豹路虎等大型企业集团的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第二,完善合作机制,主要在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创新,在多元合作模式上继续深入探索,特别是通过我们学校的热情来激发企业的热情,通过我们耐心细致的工作,让企业感受到学校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学校对他们今后的战略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第三,进一步深入拓展合作领域,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人员互聘、产教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扎扎实实开展合作,取得积极成果。第四是健全合作保障机制,主要是要借助国务院发布的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的重大契机,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政策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如果对企业投资教育有一些政策上面的优惠,我想企业肯定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的,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希望政府也能够做些工作,我非常高兴的看到湖南省经信委在去年出台了一个很重要的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因为政府的支持对我们学校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企业来讲,他可以更积极的参与合作。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们都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所以我们应该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10:26] [主持人]:有这次难得的在线访谈机会,教育网上的网友们提问都非常踊跃。李老师,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些网友的问题,好吗? [10:32] [嘉宾]:好的。 [10:32] [主持人]:我们来看第一位网友[4729]:机电学院汽车学院有与哪些汽车行业大佬合作?情况如何? [10:33] [嘉宾]:目前来讲,我们汽车制造企业主要是上海大众、北汽福田、广汽菲亚特等。上海大众来我校找了两批次的学生,第一批招了百余名,第二批又要招500名员工到上海基地等工作1到2年,然后再回到长沙,第二批招500人,又到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已经离开了学校,但听说上海大众要招聘,又回到了学校参加上海大众的招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招了180名学生,两批学生,我们在上海大众就业的就有400余名学生,学生在上海大众的表现受到了上海大众公司的一致好评,现在都在上海、浙江、江苏生产基地,部分同学,随着长沙基地的建成和逐步的施工过程完成,他们就会来到长沙,回到长沙。我们售后的,汽车售后市场的主要企业有湖南省的两大著名企业,申湘集团和永通集团,申湘集团在我们学校的需求量每年是100余名,我们去的还招不满,我们去的就是70多名,很多同学被其他公司录用了,永通公司也是一样,都和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进行了师资培训,我们学校承办了湖南省中职教师的培训,这也是和我们合作的企业完成的。我们和知名企业的合作都是比较大,比较好的。目前来讲,我们还深入了和捷捷豹路虎的合作,我们的合作马上要开始实施,下半年,捷豹路虎会和我们签定协议,专门为捷豹路虎售后人才进行培训,全程参与捷豹路虎建设。我们合作的企业,除了一些小型企业以外,大型企业的合作也是非常多的。 [10:37] [主持人]:下一位网友[铭记]:机电专业就业率如何?一般都是哪类单位需求这些人才?汽车专业就业率如何? [10:39] [嘉宾]:我们学校,几年前,我们学校的就业偏向于沿海,这些年就业偏向于长株潭,三一重工有一年在我校招聘人数达到了500余人,在长沙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上海大众他马上要在长沙建厂,他的需求量也是非常之大的。广气菲亚特每年在湖南省招聘的人数是200余人,我们学校就有百余人,4S店,申湘集团每年想在我们学校招聘百余人,但是我们学校提供的只有70余名,应该说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学校就业质量相当高,稳定量很好,学生待遇也非常好。学生对公司的认可非常少,稳定率非常好,企业对学生满意度也是相当满意。公司总经理还专程到我们学校,与现在还没有毕业,但是马上要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互动沟通。 [10:40] [主持人]:我们来看下一位网友[天使]: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校企合作,贵校吸引企业的优势在哪里? [10:42] [嘉宾]:我们学校是机电类为主的学校,主要是面向装备制造业,所以随着国家对装备制造业进一步的重视,而且我们中国现在应该说是一个制造大国,要向制造强国迈进,在这样一种转型时期,更需要我们机电类的学生在企业里面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的升级,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们学校恰恰就是为装备制造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性人才的学校,而且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就是长沙经开区,三一重工离我们学校,开车只有5分钟的时间,广汽菲亚特、众泰汽车、山河智能,包括博士汽车零部件,都在我们学校附近有工厂,我们的学校是很受欢迎的,他们也需要我们学校为他们输送学生,他们也愿意在校企合作方面做出自己贡献,这些方面是非常好的。另外一方面,很多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开始谈到,比亚迪、奇瑞汽车等,汽车专业的学生有时候甚至是半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训顶岗,顶岗完了,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我们同学在企业进行实训,另一方面了解了企业的文化,还有一方面,他们还获得了一定的收入,所以在这些方面应该说对学生,对企业,对学校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我们都进行了探索,或者是进行了实施。下一步,我们会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这种体制。 [10:42] [主持人]:网友[人生何去]: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真正三年下来走进那些合作企业的人数有多少,而汽车学院学生有多少?我想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 [10:44] [嘉宾]:汽车学院的招生形势非常好,每年招生规模,前几年是600余人,去年达到了800余人,应该说,我们机电职院在湖南省考生中间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声誉。我们走入合作企业的学生人数相当的多,刚才讲上海大众,我们去年有40余名去了上海大众,70多名学生去了申湘集团。总的来讲,像我们的学生、毕业生,到我们合作企业的人数是非常多的,实际上,很多企业,当时他们跟我开玩笑,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跟我说,你们的学生,如果他们愿意来,我们就愿意接,只要他们愿意来,我们就愿意接。包括北汽福田长沙汽车厂的书记都跟我们这样讲,只要你们学生愿意来,我们就接收,这些企业对我们学生都是非常认可的。 [10:44] [主持人]:我们来看最后一位网友[老僧]的问题:现在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似乎会流行起来,减少环境污染,这样对建设两型社会很有帮助?请问李院长学校有无相关专业,方便对口就业吗? [10:45] [嘉宾]:这位同学目光很长远,看到了汽车发展趋势,确确实实这位同学看到的也是我们目前已经做了的事情,在3年前,我们汽车专业就发现国家的目标有一定的变化,就是想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而我们学校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在3年前,在湖南省率先申报了我们新能源汽车专业,现在就有新能源汽车专业,已经招了两届学生,应该说,我们专业设置已经考虑到专业的发展了,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对口就业确实也非常对口,大家可能都知道,比亚迪原来实际上是做电池的,他现在转型生产一部分,他的业务扩大到汽车领域之后,他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在我们长沙,有一个比亚迪客车生产线,我们和比亚迪的合作非常紧密,比亚迪公司人力资源部老总跟我们经常交流,现在众泰汽车在长沙也是生产新能源汽车,北汽福田也开始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都已经出来了,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的学生,这些企业是完全可以去的。汽车售后岗位也会有所需要,而我们学校已经开办了这个专业,我想对他们的就业应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10:48] [主持人]: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李老师,与大家交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接下来在今天下午,我们还将对话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范金星、副院长李付亮,敬请网友们关注。在节目最后,再次谢谢李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同时也谢谢各位网友的热情陪伴,我们下期再见! [10:48] [嘉宾]:再见! [10:48]  







欢迎光临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财家人 (http://www.bishengji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