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财家人
标题:
【第二期】高校汇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打印本页]
作者:
Jesonlin
时间:
2015-9-21 17:53
标题:
【第二期】高校汇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简介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 武汉市,由原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更名组建而成。学院前身是1904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是湘鄂两省近代师范教育的发端。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以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上乘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闻名遐迩,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湖北省教育厅组织评估的“办学水平优秀学校”。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将继续秉持百年名校之风范,立特色,创品牌。努力成为质量优良,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院校。
校园环境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汤逊湖校区(南区)座落于武汉黄家湖高校新园区,濒临风景优美的汤逊湖。马湖校区(北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狮子山麓、野芷湖畔。两校区总占地面积共约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学院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涉及文、理、工、农、教育五个门类。现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公共课部)、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服务与旅游系、财经学院、外事外语系(国际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1个院系,开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等60多个专业,其中有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一个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2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2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
学院是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系统教师重要培训基地,是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和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鉴定资质、建设部批准的二级培训资质、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全厅批准的冶金建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湖北省财政厅批准的会计电算化培训资质、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建设类“十一大员”培训资质。
师资力量 两校区总占地面积共约1180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2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约450人)。学院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现有校内实训室118个,校外实训基地160余个,馆藏图书83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教学设备优良,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张元树(Zhang Yuanshu)
汉族,男,1953年10月生,湖南新化人。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
院长:涂文学(Tu Wenxue)
汉族,男,1958年2月出生,湖北天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武汉市人大常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湖北省常委、武汉市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述历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颜永仁(Yan Yongren)
汉族,男,1953年1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等等优秀的大批知识分子,延续百年师范,谱写辉煌业绩 百年来,由于办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业绩斐然,加上各届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始终站在振兴国民教育的最前沿,已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强的品牌辐射力,是湘鄂两省的近代师范教育的发端,湖南一师,湘潭师范(现湖南科技大学)、湖北幼师等无不受其影响。
科学研究已有二十五年的美术专业办学历程,已经为湖北省、武汉市为输送了近千名中小学美术教师。近十年来,在继承了师范教育优良学风的同时,以“求实创新、立足市场”为教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从事艺术、广告、动漫设计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城市美化设计系是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独具办学特色的教学、科研实体。所确立的专业总体定位目标是立足于为武汉城市美化设计和“1加8”城市圈的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全系教师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承担省市科研课题8个,编写教材教辅资料近60本,在公开刊号、学报上发表论文近200篇。科研量化一直名列同类院校前列。 近三年来出版专业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约20多篇,开发应用软件6种,承担科研课题5项,获科研成果奖励10多项。
教学设施完善,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硬件实验(训)室、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训)室、视频编辑实验(训)室、教育技术实验(训)室、软件开发研究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电工技术实验(训)室等多间专业实训室,还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育应用软件。
办学条件 1、延续百年师范,谱写辉煌业绩 百年来,由于办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业绩斐然,加上各届政府十分重视,学校始终站在振兴国民教育的最前沿,已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强的品牌辐射力,是湘鄂两省的近代师范教育的发端,湖南一师,湘潭师范(现湖南科技大学)、湖北幼师等无不受其影响。许多革命导师、学界名人和抗日志士,如董必武、陈潭秋、陈荫林、李四光、闻一多、黄兴、熊国藻、饶汉秘、包惠僧等曾在这里工作、学习和战斗过。无论是解放前的湖北省立第一师范还是解放后的湖北省实验师范学校都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志士和优秀的教育人才。
解放后,学校为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和高端研究性人才,共计毕业生5万余人,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武汉二师和武汉幼师的毕业生,不少区、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也毕业于此学院。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晏章万教授、校长王庆生教授、武汉大学江伙生教授等一批博导、教授均为此学院校友。
2、培养服务城乡,支持“三农”建设 从2002年开始,学院每年为湖北省、武汉市免费培养2000余名农村骨干教师,至2010年已累计培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干部16000余名,极大的提高了农村师资力量。学院约60%的学生来自农村,每年新生报到时专为贫困家庭学生设入学绿色通道,做到任何一个学生不能因贫困而不能入学。学院还为农村捐助各种书籍、课桌椅、实验器材、电教设备30余万元,改善了武汉远城区农村办学条件。
3、积极“转型”,迎接高职教育大发展 学院自2007年转型为高职以来,以系部建设为核心,以专业调整为根本,以师资转型为重点,积极推进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放权赋责各系部,构建专业型、拓展型的系部自主管理格局。为适应学院转型高职教育的师资需求,从2006年起,三年内共组织了99人次参与了双师资格证书培训,专业课程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评员培训,组织了近百人到企业锻炼。学院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的支持下,对原有实验场所和设备进行改造与增添,截至2010年,学院已建成了动漫专业、新闻采编、现代文秘、证券交易、模拟银行、汽车检修、育婴实务等14个校内实训室,建立校外实习实训点6个。
教育教学 学院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涉及文、理、工、农、教育五个门类。现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公共课部)、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服务与旅游系、财经学院、外事外语系(国际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1个院系,开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商务英语等60多个专业,其中有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一个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2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2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 师范学院在册学生有近1300人,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教育专业以及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等十二个专科层次专业,幼儿教育、音乐教育两个中专专业。有教职工53人,副教授职称2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0人,有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人,外聘专家16人。 城市美化设计系是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独具办学特色的教学、科研实体。所确立的专业总体定位目标是立足于为武汉城市美化设计和“1加8”城市圈的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本系开设的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育专业。 文化创意系成立于2003年。现有教师26人,其中副教授20人,讲师4人,助教2人, 6人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有2人被评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设有语文教育、汉语、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和人物形象设计等七个专业,下设新闻、语言、动漫、商务四个教研室和一个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室等等的专业院系,本着“坚持创新,坚持发展,坚持和谐”的方针,依托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科学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教学环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努力把继续教育工作做大做强,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招生工作 2015年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高考将在我省全面推行,共设九大类别(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会计专业、护理专业、建筑技术类、农学类、旅游类、计算机类、电子类和机械类。为做好技能高考报名考试工作,省教育厅有关部门审定发布《湖北省技能高考招生专业类别及涵盖专业范围》,请各级教育考试机构报名资格审查时参考。2014年我校招收文化成绩和面试均合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执行贫困学生助学金政策(凡是农村户口以及城市低保户家庭的学生均可申请国家助学金,连续享受两年,每人每年1500元);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爱生资助;为成绩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学业成绩合格可获得我校大专学历。学校推荐毕业生就业,学生还可参加“专升本”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本科文凭。
就业工作 院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心、专业野外拓展训练基地、酒店实训中心、社区物业仿真实训室及保健理疗实训室等。系部校外实训基地有:富士康科技集团、泛海物业武汉有限公司、浙江台州玉环观光酒店、北京九头鹰酒店、荣格心理工作室、湖北省女子劳教所、武汉纽宾凯新时代国际酒店、武汉心动力教育有限公司、武汉弘毅大酒店、武汉天外天度假村等多家单位和企业。在多次专业竞技中,我校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优秀的个人素质,一次次征服了评委和观众。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2010年暑期赴京实践中,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系校毕业学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对外交流学院坚持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实行订单(定向)培养模式,与美国、英国、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邀请外籍专家来院任教、讲学,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专业的无缝对接,学院科学设计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并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院学生荣获44项国家级一、二、三等职业技能竞赛奖项。广大毕业生以职业道德好、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达95%以上。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牵引、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秉承百年师范求真尚德之风,弘扬高职教育创新务实之魂,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趋势为契机,面向城市社区,面向新城区,面向武汉“1+8”城市圈,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培养应用型、综合性的高素质实用人才。把我院建设成为质量优良、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以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上乘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闻名遐迩。学院扎根于“通博之士、致用之才”的职业教育地基之上,与时俱进,焕发着“创造城市文化、服务工业文明”的办学灵魂。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湖北省教育厅组织评估的“办学水平优秀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小学、幼儿园教师和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院在人才培养上努力体现“重基础、讲实效、高素质、复合型”的思想宗旨,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课题教学、创意团队教学、毕业创作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
学院是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系统教师重要培训基地,是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和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鉴定资质、建设部批准的二级培训资质、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全厅批准的冶金建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质、湖北省财政厅批准的会计电算化培训资质、湖北省建设厅批准的建设类“十一大员”培训资质。联系方式网站:http://www.whcvc.edu.cn/
地址:武昌雄楚大街918号
邮编:430000
联系电话:027-87758052 87758017 81805555 87758117
以上资料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官方网站
加关注,请搜索"XJS027"
或长按图片,点“识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XJS027←可长按复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精彩图文介绍”↓↓
欢迎光临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财家人 (http://www.bishengjia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